新矿集团始终牢树“质量为本、信誉至上”理念,持续强化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年初制定下发煤质管理办法,明确煤炭产品品种划分标准及质量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销售,确保商品煤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力争实现全年煤炭质量零事故。
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竞争力。新矿集团构建“集团-区域公司-权属单位”三级煤质管理模式,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分级落实”的原则,全面抓好质量责任制的落实。同时,从煤炭产品检验、采制化管理、产品结构优化、储装运、质量异议处理、营销系统管理等方面细化工作举措、强化任务落实,不断提升煤质管理水平和创效水平。
“我们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健全完善煤质管控体系,对体系运行进行监督、指导,保证各项煤质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据新矿集团煤炭产品研发管理中心负责人侯宇红介绍,该集团每季度组织开展煤质管理验收活动,考核结果纳入集团对矿井、区域公司及洗煤分公司年度绩效考核,晾晒通报、奖优罚劣。
质量提上去,效益带起来。新矿集团开展“源头控矸提煤质”活动,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多策并用,从源头抓好控矸减矸降矸,推动提质增效。赵官能源健全完善“技术设计减矸、采面源头控矸、运输系统拣矸、全员参与降矸”闭环煤质考核机制,构建“选煤厂→机运工区→皮带工区→采掘工区”倒追链式+“煤质管理办公室→安监处→部室、专业、辅助单位”层级倒推叠加考核体系,将煤质管理与经营管理双向挂钩考核,考核结果、绩效奖励落实到区队、班组、个人,形成“控煤矸、优煤质、增效益”的良性循环。
源头控矸、洗煤过程管控、各产品指标检验、结构优化……翟镇煤矿树立“抓煤质就是抓效益”的经营理念,井上井下齐发力,从源头到终端对煤质进行全过程监督、考核。井下构建高效充矸系统,使用“皮带+铲车”的方式进行规模化老巷充填,实现矸石就地充填不升井;井上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洗选工艺,精洗精收,最大限度提高精煤产率。他们还变“坐销”为“行销”,销售人员“动起来”“走出去”,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供售前售后优质服务,一季度销售商品煤同比增长42.85%。
同时,新矿集团根据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统筹调配矿井、区域、集团煤质资源,适时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确保产销平稳有序。孙村煤矿坚持“市场导向、客户至上”营销理念,秉承“精准配煤、极致营销”原则,对产、配、洗、销四个环节进行效益测算分析,通过不同煤质精煤配装发运及电煤置换,在科学配比中实现销售获益最大化。“我们紧跟市场导向,根据井下生产原煤质量,及时调整分储分运、配煤方案,严格按照客户对煤炭品种的需求,合理调配铲车,优化皮带运输,确定最佳配比,做到分储分运、便捷快销、精准配售。”该矿煤质发运部主任张敏说。
以“质”提效树品牌,以“质”取胜赢市场。新矿集团强化产品全面质量管理,形成“全员抓煤质、全面提效益”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