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新矿集团翟镇煤矿主干道两侧、长久文化广场等地点,出现了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该矿施工改造人员正对着已经拆除下来的地砖“大动干戈”,由于地砖经过多年风吹雨打、热胀冷缩等原因,致使该矿地面部分区域拱凸不平、裂开的现象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了路面破损、地砖缺失等现象,不但给职工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矿区的整体形象。
该矿始终坚持“应调尽调、应淘尽淘、应修尽修”的原则,进一步提高物资利用率、复用率。为全面提高材料使用率、降低材料费用投入,该矿将拆除下来的地砖“二次使用”作为切入点,进行认真挑选,将可以继续使用的运送至井下,用于井下路面硬化。“这些地砖大部分都是完整的,经过我们挑选以后,只需要简单修复,就能重新上岗。”该矿经营管理部主任王建锋介绍道。
该矿把地面环境面貌综合治理作为建设“四型”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有效抓手,成立地面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带动全盘,通过细化整治内容,明确时间节点,严格兑现考核,有序有效推动整治工作落实落地。围绕“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对井上绿化、硬化、美化、亮化等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形成方案。实施地面环境面貌综合治理,围绕矿井地面绿化、硬化、美化、亮化等工作,科学规划设计,明确责任分工,对工广区重新规划安装照明灯,加大洒水灭尘力度,清理废旧闲置物资;单身宿舍配齐无线网络,方便职工班后的休闲娱乐;启动职工洗浴福利楼改造工程,切实为职工提供最舒适的洗浴环境。通过全面清理死角、规范物料存放、绿化美化环境,彻底改观矿区环境面貌。“我们以‘干净、整洁、集中’为原则,进一步打造布局合理、规范有序、整洁优美的矿区环境,提升企业整体形象。”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杜恒瑞说。
该矿把“1+2”三化融合管理抓在经常、算在日常,以修旧利废、降本增效为抓手,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打好“铁算盘”,算好生产经济账,利用市场化“无形之手”,激活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将一个个“废旧品”变成“金疙瘩”。该矿建立每天由经营管理部联合吉泰机电装备公司对升井废旧物资进行“一级拣选”,每周组织各区队对升井废旧物资进行“二级淘宝”,每旬由生产矿长组织各区队负责人对升井废旧物资进行“三级淘宝”的三级废旧物资拣选机制,对各区队“淘宝”情况进行兑现奖惩,进一步挖潜增效,实现物尽其值。
与此同时,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该矿打破地域界限,积极与兄弟矿井沟通、协调,加大设备调剂力度,做到跨专业、跨单位调剂使用,减少设备闲置积压,盘活设备资源,最大限度减少配件储量、降低资金占用,发挥设备效能。“我们牢固树立‘成本制胜’理念,深化智能化、市场化、精益化‘1+2’三化融合,全面落实‘十个降本’‘十项经营创效’举措,发挥‘十个政策小组’作用,力争全年修旧利废4000万元、政策创效2000万元、经营创效1亿元,确保圆满完成能源集团、集团公司下达的成本、利润指标。”翟镇煤矿矿长郭方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