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工作面上平巷微震监测各项数据正常……”在新矿集团孙村煤矿智慧矿山防冲监测中心,值班人员正在记录工作面微震监测各项数据。为及时掌握冲击地压的动态变化趋势,该矿持续强化防冲技术水平,以装备升级作为提高防冲水平的重要抓手,加大井下重点区域的“人防、物防、技防”力度,多措并举拧紧矿井生产“安全阀”。
该矿防冲办科员白涛介绍:“我们针对有冲击地压倾向的工作面,将收集的数据汇总并存档,研究分析冲击机理和冲击规律,确保各项监测数据准确无误。”

以往顶板监测系统采用有线传输,当线路受到挤压或长时间使用老化严重,容易造成数据传输中断。该矿引进新装备,在工作面安装无线顶板离层监测系统,根据顶板离层仪观测到的数据分析,得出不同的地质条件、岩性变化等情况,总结出顶板离层量,及时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防止顶板塌落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防冲办刘鹏国介绍:“这套无线顶板离层检测仪利用井下无线WIFI基站快速传输数据,避免了因线路故障造成传输中断,能够及时反应井下各地点顶板的变化情况,24小时实时监测,遇到险情第一时间‘吹哨’,保证巷道顶板的支护安全。”

该矿牢固树立“冲击地压是矿井第一灾害”理念不动摇,针对井下防冲卸压重点区域,超前谋划、严密部署、合理调整劳动组织,持续优化卸压施工模式,确保实现低应力开采;本着“区域先行、局部跟进、分区管理、分类防治”的冲击地压防治原则,结合采场地质构造与生产条件,该矿通过现场写实、监测研判、数据分析的方式,根据井下应力分布的趋势,合理调整施工卸压方法,优化防冲巷道劳动组织方式,有效提高了巷道掘进效率。
他们按照“低应力区段一防两掘、高应力区段集防集掘”的劳动组织,建立防冲卸压、掘进生产模式,在低应力区段每天采用“卸二、掘五”的方式、在高应力区段每两天采用“卸三、掘十”的方式进行生产,在提高防冲效率的同时成功实现了掘进突破。
致力于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今年以来,该矿持续在冲击地压防治上下功夫,通过在工作面安设自动限员报警LED显示屏、投入使用新型微震监测系统,克服了以往垂直方向上存在定位精度误差问题,提高了冲击地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打通了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通过完善防冲管控机制,配齐大数据分析师,强化防灾治灾手段,全面提升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