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双碳下我国自主煤气化技术开启新征程

作者: 郝允娜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7日

9月22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八届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推广及应用研讨会上,专家表示,已经跨跃到创新引领阶段的我国自主煤气化技术,在双碳背景下,需要创新思路,持续引领世界大型煤气化技术发展。

我国煤气化技术从七八十年代的完全引进,到1986-2005年消化吸收,解决从无到有,2006年至今 :掌握原理,实现从弱到强,三十多年持续研发,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目前,我国煤气化技术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彬在会议致辞中表示,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经过两代人、30多年的不懈努力,自主创新开发的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打破了国际跨国公司对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垄断,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自2005年首套千吨级煤气化示范装置运行至今,已推广应用于国内外70个工程项目、202台气化炉,这在我国煤气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促进我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产业链稳定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彬指出,我国自主煤气化技术跨跃到创新引领阶段,今后要加强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大型气化技术,二是提高原料煤适应性,开展低阶煤等特殊煤种气化研究,探索高硫石油焦、污泥、生物质共气化,开拓大规模气化原料适应性;三推动节能降碳,实现能量高效转化,开发利用高温显热的大型全、半废锅流程气化炉,进一步提高煤气化效率;四是推进大型化、高压化、智能化,提高单炉投煤量、降低成本。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强介绍,近年来,山东能源集团始终坚持科技引领,成功开发出厚煤层综放开采、水煤浆气化、粉煤加压气化、低压羰基醋酸合成、煤炭间接液化、煤气化发电与甲醇联产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被列入我国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废锅-激冷流程气化装置于2022年5月29日在榆林能化顺利通过72小时性能考核;用于煤制天然气的世界最大规模4000吨级水煤浆气化装置投入高效稳定运行,“日处理煤3000吨级的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化示范装置正在兖矿鲁南化工公司建设。山能集团坚持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发展,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加强行业协调联动,加大技术创新和新动能培育,着力在提高运行质量、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节能减排方面提档升级,积极构建能源化工产业网链,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山能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介绍,华理与山东能源持续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了一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团队,是业界合作典范。双方对标世界一流技术,进一步深化合作,提升合作高度,共同整合组建了“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在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王辅臣看来,双碳愿景为煤气化技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动能、孕育了新机遇,需要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自主创新,持续研究气化岛到“气化岛+热力岛+环保岛”转化,创新单元技术,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系统能效,降低投资。

研讨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共同承办。

中国化工报  本报讯:(记者:张兴刚  通讯员:郝允娜 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