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鲁南装备《降低皮带机可控成本和可控费用》精益大项目正式启动,来自集团公司的精益专家与该公司党政班子成员、项目组在充分讨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聚焦成本、费用、能源消耗等制定了9项改善点,将精益管理、改革攻坚向更深层次推动。
立足“两化融合”战略部署,2022年以来,鲁南装备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精益化为手段,在定置管理、成本管控、绩效考核上再加码,加快“精益化+市场化”深度融合,不断在优化存量、扩大增量上练内功,全面挖掘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与活力,力求实现经营生产的高效能。
“精益管理的核心在于消除浪费,关键在降本,目的是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涛多次强调,全体干部职工要重新审视经营生产的方式方法,立足实际补短板、堵漏洞,找准效益、效能的提升点,运用精益方法提升市场化运作质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以提升企业精益化管理为目标,该公司强化生产全系统、各要素的梳理优化,从源头设计、物资供应到生产管控、质量检验再到销售服务等实行一体化升级,积极寻找生产运行、物资供应、质量管控等各系统的优化均衡和效益挖掘;借助“6S标准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工具,开展现场督查5次,梳理任务清单84项,完成精益改善大项目4个、小项目50个,全面激活企业经营的动力活力。
精益化的管控脉络不仅畅通了生产的良性循环,更为质量管控提供了依据。加大“两化融合”与“品质管理”的融合力度,该公司全面推行区域自控、项目承包等市场化管理,实行工序、工艺、质量、绩效等集中承包管控,加快精益生产、精益成本等与市场要素融合创新;组织技术、工艺与生产、销售部门协同作战,优化工艺尺寸,增强同类产品的资源共享,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难题,提高生产的有效供给。
“生产现场是精益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生产要素和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找节约点、找创效点。”该公司副总经理杨国强介绍,当前公司各部门与生产单位正在对现有的生产、工艺、销售等系统进行升级,打造精益化、系统化的管控格局,推动效率、效能、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围绕“人、机、料、环、法、测”六个方面对各个生产区域进行精益诊断,该公司严格工艺标准和作业流程,细化考核机制和责任分工,在流程控制、区域管理、监督检验上持续发力。该公司不断加强对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动态跟踪,通过问题分析、数据评估等方式,制定“目标线”“攻坚点”开展技术攻关、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稳步提升生产过程的加工质量,为企业打造优质品牌奠定基础。
机制建设、过程控制的更新还加深了全员对精益管理的认识。为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经营意识、效益意识,该公司邀请专家为干部职工开展精益学习、绩效培训、财务知识辅导等,依托“解放思想大讨论”“重装大讲堂”等主题活动,精选车间负责人、班组长,分享精品工区建设、原材料控制等方面的方法和经验,凝聚全体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助力企业改革攻坚、经营提效。
如今,精益项目的启动,今年,该公司在精益管理,围绕生产管理、成本控制、创新创效、市场经营等方面研究改进。下一步,该公司将从全价值链角度再造业务流程,开始“两化融合”新一轮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