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伊犁一矿:企业就在“家门口” 就业增收不发愁

作者: 马畅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3日

“感谢你们为咱们当地就业做出的贡献!”近日,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琼博拉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将印有“不忘初心担使命,就业服务暖人心”字样的锦旗送到了新疆能化伊犁一矿,对该矿助力当地就业致谢。

琼博拉镇距离伊犁一矿不到8公里,当地人口主要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居多,经济来源以农牧业为主,收入较低。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老百姓增收致富是当地一直致力解决的民生大事。而伊犁一矿作为周边最大企业,主动分忧解难,助力当地民生就业。古丽洪夏木·艾赛尔丁就是受益者之一。

“主要就是离家近,工资收入也不错,比自己种地好太多了。”早晨来矿上班,下班回去照顾家里,这种“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方式,古丽洪夏木·艾赛尔丁已经坚持了7年。谈到如今的生活,古丽洪夏木·艾赛尔丁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家以前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的收入来源就靠几亩地。”改变从2015说起彼时,她应聘到矿职工餐厅工作,成为了一名面点师,也从一名家庭主妇变成了“上班族”,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家里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日子越过越好。

“现在到矿上班了,工资稳定,离房子也近,天气不好的话还有宿舍,我存钱买了些牛羊,孩子现在上大学了,我们的生活很好了。”古丽洪夏木·艾赛尔丁说。

不仅要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更要注重人才培养。伊犁一矿大力开展结对帮扶、以师带徒等活动,培养少数民族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阿布来提·坎捷就在这里找到了事业方向。

以前我在外面,特克斯、塔城那边修路修桥,克拉玛依、口岸装货卸货,什么活都干过,四处打工的日子不好受,想找个稳定的工作学学技术,也不好找。”正如阿布来提·坎捷所说,来矿前,他从事的多为临时性工作,冬来暑往,四处奔波,下过苦、出过力,但是却没学到一技之长。

转机出现在2008年,矿开始招聘本地职工。阿布来提·坎捷报名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送我们去乌鲁木齐培训了好几个月,学习了现代煤矿的一些知识,然后就上班了,没想到工作也挺轻松的,就是干运输,上手的也快。”阿布来提·坎捷说。

而他也没有辜负这个工作机会,自2008年底加入伊犁一矿,阿布来提·坎捷就扎根在了矿井辅助运输这一岗位,一干就是14年,从运输司机到班组长,再到副区长,渐渐成为区队的骨干力量。

“我现在管着3个车队20多名司机,我们班一半以上都是本地人,运输的话我们用防爆无轨胶轮车,开起来也方便、安全,现在兄弟们日子过得都不错,房子、车都买上了,工作体面,收入在我们当地也属于高收入了,这个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阿布来提·坎捷说。

为帮助更多像古丽洪夏木·艾赛尔丁、阿布来提·坎捷一样的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该矿联合当地政府成立了“政企联合”就业服务站,服务站内定期更新矿井招聘信息,为企业用工和当地群众就业牵线搭桥。

“我们充分发挥‘政企联合’的特色和优势,实现双向服务管理,助推群众就业增收、企业创效。”伊犁一矿经营管理部副主任周卫朋说。

据了解,近年来,伊犁一矿先后吸收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278名群众加入矿井队伍,其中为琼博拉镇提供就业岗位170个;先后提拔聘任19当地少数民族职工走上管理岗位,吸纳12名少数民族职工加入党组织,助力当地群众就业、百姓增收致富。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