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记者面前的陶洪鑫,第一眼看过去像个在校大学生,黝黑的皮肤、温和的笑容,目光闪动间,令他显得精神奕奕,说话间他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在谈到自己擅长的化工领域时,更是滔滔不绝。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位大学生在山能化工榆林能化的奋斗故事也慢慢铺展开来。
也曾有过迷茫
一直以来,积极乐观是陶洪鑫对待学习生活的底色。但生活并不只有一种颜色,不可否认总会有一些被焦虑迷茫左右的时刻。
2012年8月,从山东科技大学毕业的陶洪鑫,背着行李,从老家烟台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兴奋地来到陕北毛乌素沙漠边缘的榆林能化气化车间报到,开启心心念念的职业生涯。
刚走出象牙塔的陶洪鑫,心目中国企工作者的样子,应该是一身笔挺的衬衣,神气地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但现实的情景让陶洪鑫傻了眼。置身于沙漠边缘的空分生产现场,面对着茫茫大漠和呼啸的北风,看着头戴安全帽、手拿对讲机、肩扛F扳手的朴实同事,陶洪鑫一路上的浪漫主义想象瞬间破灭了。
陶洪鑫的家乡在碧海蓝天的山东烟台,从没想过会在如此荒凉的沙漠里工作。“3、4月份风大,漫天的黄沙刮在身上,每次都是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出去,一身脏的回来”,谈起刚来榆林能化时的感受,陶洪鑫有些委屈的说道,“风大吹脏了衣服不打紧,最可怕的是大风像刀子一样能刮破嘴唇,每年这个时候嘴角都是烂的。夏天太阳大,身上淌汗,工作服后背都是白白的汗渍痕迹,整个人晒得黢黑,只有眼球是白的。”
带着巨大的心理落差,陶洪鑫感觉每天的工作就是拿着F扳手巡检、开关阀门,这些年的学白上了。身边同事看他晃晃荡荡的、干啥都不上心,私下议论“‘大学生’不行,吃不了苦、担不了事儿”。陶洪鑫又有点儿不服,每天赌着气,别别扭扭的。老班长刘峰刺激他:“你有什么不服的,想被人看得起,先拿出点本事让大家看看!”
这句话激起了陶洪鑫身上那股倔强不服输的劲儿,“与其抱怨,不如好好干出个样子。既然咱当了工人,就要当最好的工人!”
谁说“大学生”不能吃苦
在空分现场工作期间,陶洪鑫每天跟着师傅和同事一起巡检、调油温、打扫卫生、除草,在短时间内熟练地学会了使用F扳手、撬棍等“冷兵器”,以及报警仪、测温枪等“热兵器”,很快从学生娃变成了合格的操作工。
用了心思后,陶洪鑫才发现原来自己最难以接受的枯燥的开关阀门,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不同介质的阀门开关快慢都有严格要求。在现场,陶洪鑫拧过的手动阀有百余个,每一个手动阀他都用心动脑,找到其最合适的开关速度。
“每天开关阀门给我带来了至少两个好处,一是练出了八块腹肌,二是增强了毅力。看我晒得黝黑,身体也结实了,爸爸妈妈说我长大了。”陶洪鑫笑着说。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
陶洪鑫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时机,一有空就坐在操作台前翻看操作画面、查阅分析数据、记忆操作参数。他看完控制室就往现场跑,熟悉每一条管线、每一台设备、每一块仪表和每一个工艺流程。仅仅3年时间,他就完成空分装置所有岗位的学习,成为班长,初露锋芒。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大学生”有“大学生”的特点,陶洪鑫眼里容不下“问题”。担任空分工艺三班班长期间,他带头对空分工段所有的阀门、设备、管线进行了统计,建立了图片台账,多年来空分台账资料不足、查阅不便的问题被他“销号”了。
在陶洪鑫刚走上班长岗位不久时,有一次上夜班,交接班完毕后,例行对装置进行巡查,突然发现一个仪表气储罐压力值比平时偏高,而其他相关参数却都正常。他急忙调出历史曲线查看,再跑到现场核对仪表、检查流程,发现一切正常。但心中的疑虑却没有打消,他继续观察运行参数,反复跑现场对比数据。冬季深夜,寒气袭人,手脚都冻得刺疼,班员都劝他道:“班长,暂时就这样吧,天这么冷,装置也都暂时运行正常,已经汇报了,等明天车间技术员来了再查吧。”这时,陶洪鑫的倔脾气又上来了,只说了句:“咱们不能等和靠,还是耐心找找是哪里不对劲吧。”随后,他就继续一次次分析、判断,最终找到了问题根源,原来是0.8mpa氮气串入0.5mpa仪表气管网。陶洪鑫发现及时,处置得当,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事故。
2019年底,榆林能化50万吨/年DMMn项目空分装置试生产投运,面对新设备、新系统,陶洪鑫带着班组成员利用班前、班后的空余时间,跑现场,查资料,向领导和同事请教,通过各种途径带领班组迅速掌握了新空分的操作。
陶洪鑫时常说:“眼睛要一直盯在现场,心思要用在技术攻关上。”作为一名班长,自己会不叫会,自己懂不叫懂,主动把自己掌握的操作技巧及时分享给班组其他人,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领头雁”,带领班组业务能力整体提升才是最大的成绩。
脚踏实地,逐梦未来
2020年,陶洪鑫通过公开竞聘,成为气化车间空分技术员。他很快适应新岗位,主持编制空分工段年度工作表,全年12个月共计107项具体工作内容,每项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工作细致程度让人惊讶。他还参与了气化车间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主持编撰的《空分工段培训教材》《空分操作法》厚达300多页。
“陶洪鑫工作能力很强,文笔很好。哪怕是千篇一律的工作总结、报告,他也能写得不俗。”气化车间党支部书记徐飞对他满是夸赞。
50万吨/年DMMn项目配套空分系统采用的是成套法液空装置,较之国内空分装置多了个后备氧系统。如何才能把后备氧系统充分利用起来?陶洪鑫和同事们将攻关目标瞄准后备氧系统,琢磨“金点子”、出实招、亮绝活,在甲醇装置气化炉倒炉期间,利用后备氧系统维持整体系统负荷稳定运行,将倒炉对甲醇产量的影响降至最低,较以往减少约100吨,单次创效20余万元,让增收看得见,节支有成效。
回顾10年的工作经历,陶洪鑫认为他的工作充实而幸福,他对物质生活没有什么追求,能在一线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他很满意。
“公司为我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平台,领导和同事给了我充分的信任,我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更好的表现证明他们的眼光没错。家人给了我充分的理解和默默支持,我将用深爱回报,证明他们的付出都值得。”陶洪鑫说这句话时,语气柔和,眼神坚定。